华城深圳普法 |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点
规章制度是企业进行员工管理所依据的规范综合,是企业内部的“宪法”,其内容涵盖劳动合同、薪资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纪律、工作规范等各方面。良好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保障企业有序、规范地运作,还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经营运作成本。
规章制度
在实践中,诸多企业因规章制度存在内容或程序上的瑕疵,在面对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纠纷时,不得不承担因败诉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从法律层面来看,只有符合《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事项的制度才是规章制度,才能对员工具有约束力,实践中一般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合法合理#
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应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原则,且不得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违背或冲突。如:试用期的长短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确定的,即使在规章制度中规定经与劳动者协商试用期可超过法定上限,该规定亦是违法的。
此外,在规章制度内容合法的前提下,也要体现合理性,即应当符合社会道德且具有可操作性。
#规章制度是否经民主程序制定#
许多企业的规章制度流程一般由行政部门、人事部门直接制定,制定完成经总经理批准即开始对劳动者施行。实际上,“民主原则”是衡量规章制度程序是否合法的关键,该原则不仅能保证普通员工的参与权,还能使规章制度成为全体员工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
一般来说,制定规章制度步骤为:首先,由企业相关部门结合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拟写规章制度草案;其次,对于有员工代表大会的企业,则召开员工代表大会讨论规章制度草案;若未建立员工代表大会,则向全体员工征求意见;再次,各方意见都汇集后,企业根据各方意见进行梳理、归类和总结,并据此对规章制度草案进行完善,形成建议稿;最后,与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协商确定最终的规章制度文本。
#规章制度是否向员工公示告知#
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要让劳动者遵照执行,必须事先让劳动者知晓。关于告知的方式有很多种,实践中可以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以纸质文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劳动者,或让劳动者阅读规章制度后签字确认,或由企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规章制度,并由全体人员在会议纪要中签字确认。此处应注意的是,不管以何种方式告知,企业均应注意固定和保留相应的证据,以备在将来可能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作者:杨丹 律师助理